貢獻量化原則
資金、技術、資源、管理、客戶渠道等貢獻需拆解權重(可參考下方表格)。
動態調整原則
設置股權兌現期(vesting),未達貢獻目標者按比例回收股權。
決策集中原則
避免均分股權(如50%:50%),建議核心創始人持股≥67%(絕對控制權)。
退出預留原則
提前約定離職、退伙、死亡等情況的股權回購機制(如按凈資產估值回購)。
融資預埋原則
首次分配預留10%-20%股權池,用于未來融資或員工激勵。
假設A、B、C三人合伙開公司,按以下維度評分:
合伙人 | 出資占比 | 全職投入 | 技術專利 | 客戶資源 | 管理能力 | 總分權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A(創始人) | 40%(40分) | 30分 | 20分 | 10分 | 20分 | 120分 |
B(技術) | 30%(30分) | 20分 | 40分 | 5分 | 10分 | 105分 |
C(資源) | 30%(30分) | 10分 | 0分 | 50分 | 15分 | 105分 |
總權重分 = 120 + 105 + 105 = 330分
A股權 = 120/330 ≈ 36.4%
B股權 = 105/330 ≈ 31.8%
C股權 = 105/330 ≈ 31.8%
注:實際權重可根據行業特性調整(如技術型公司提高“技術專利”分值)。
案例:A出技術(估值50萬),B出資50萬。
方案:
按技術折股:技術估值50萬 / 總投入100萬 = A占50%,B占50%。
若B要求資金溢價:技術占40%,資金占60%(需協商簽訂協議)。
案例:A全職運營,B兼職提供資源。
方案:
A按市場薪資折算股權(如年薪20萬,3年貢獻折合60萬)。
B的資源估值20萬,總估值80萬 → A占75%,B占25%。
兼職者股權需設兌現期(如4年分批解鎖)。
避坑重點:
避免均分(如兄弟各50%),建議核心人持股≥51%。
簽訂《一致行動人協議》,確保決策效率。
股權兌現條款(Vesting)
例:“創始人股權分4年解鎖,未滿2年離職需無償返還50%股權”。
決策權條款
明確股東會表決規則(如重大事項需90%以上同意)。
競業禁止條款
合伙期間及退出后2年內不得從事同類業務。
股權回購條款
約定退伙時股權回購價格公式(如按凈利潤×市盈率)。
增資稀釋條款
未來融資時,各股東按比例稀釋或可優先認購。
動態股權計算器(如Slicing Pie模型)
根據合伙人每月貢獻動態調整股權。
股權架構設計軟件(如Carta、Eqvista)
模擬不同融資輪次的股權稀釋效果。
絕對紅線:
禁止口頭約定股權,必須書面協議+工商登記。
避免讓不參與經營的配偶/親友代持股權(易引發糾紛)。
推薦方案:
初期核心創始人持股67%,聯合創始人合計33%。
預留15%期權池,吸引未來人才。
法律文件:
簽署《股東協議》《公司章程》,明確退出、分紅、決策規則。
附:股權分配模板
甲方(創始人):持股60%,負責戰略與融資,4年vesting。
乙方(技術):持股25%,需完成產品上線里程碑后解鎖20%。
丙方(資源):持股15%,引入首年100萬營收后生效。
預留期權池:15%,由甲方代持,用于員工激勵。
合理股權分配是公司穩定的基石,建議咨詢專業律師定制方案,規避未來風險。
北京樂財匯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聯系人:王老師
熱線:15911087801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白家瞳尚品園1號樓